冬季吃這些健康一整年


 

冬季處於「陰盛陽衰」的時期,身體容易受到風寒而感冒,提升免疫力和飲食補充熱量是養生的重點。冬季包含了6個節氣,有「立冬」、「小雪」、「大雪」、「冬至」、「小寒」和「大寒」。隨著氣候的越來越冷,有哪些生活和飲食上的關注重點呢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篇的介紹吧!

冬季飲食與養生
冬季養生適合「溫熱」的食材,如牛肉、羊肉、韭菜、胡椒、栗子、紅糖、紅棗及松子等,補充優質蛋白質可以幫助禦寒和身體耐低溫。含有碘的食物可以幫助甲狀腺素的分泌,協助體內的新陳代謝和生熱,海帶、紫菜、蛤蜊及菠菜等,都是補充碘的優質來源。冬季時期人體常會出現缺乏維生素的情形,影響產生口角炎及便秘,建議補充含有維生素A、B和C的食材,如地瓜、馬鈴薯、動物肝臟、雞蛋、白蘿蔔及豆類等。冬季多”喝湯”也是優質的選擇,在湯品中加入胡椒、香油、蔥、薑和蒜等,皆是可以幫助新陳代謝和幫助循環的好幫手。

立冬(11月7日-11月8日)
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,代表著氣候漸漸寒冷的開始,此時也是身體進補的最佳時機。像是麻油雞、羊肉爐、薑母鴨、藥燉排骨及桂圓紅棗湯等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小雪(11月21日-11月23日)
受到寒流影響此時的氣溫會忽高忽低較為不定,早晚的溫度變化也很大,是末梢循環不良、氣喘和過敏的好發期飲食原則以「溫補」和「益腎」為主,常見的食材有鹿茸、牛肉、羊肉、黑豆及芝麻等顧心食材也是好的選擇,如:木耳、蕃茄及芹菜等。此時期養生宜「早睡早起」,避免早晨低溫在戶外活動而受到風寒室內也要注意保持環境的通風,讓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至於太高腳部的保暖也需多加注意。

大雪(12月6日-12月8日)
大雪時期高緯度地區和山區會有更高的降雪機會,氣候變得更加的凜冽。雖然台灣平地處於不會降雪的區域,但保暖工作依然要做好。辛香料調味品特別適合在這個時期食用,蔥、薑、蒜及辣椒等,都會幫助血液循環和避免血栓的發生甘橘類的水果在此時陸續上市,過敏和氣管較敏感者也適合補充。

冬至(12月21日-12月23日)
冬至是冬季的傳統節日,冬至之後陽氣會漸漸的增長,所以有「冬至一陽生」的說法。此時期因為有食用湯圓的傳統習俗,胃食道逆流的狀況會較多,需多注意飲食上的節制。

小寒(1月5日-1月7日)
通常北台灣和沿海地區,在此時會出現全年最低溫的紀錄。小寒和大寒期間,也是全台灣最冷的時期,飲食的重點為「養腎防寒」、補血、補氣,適合食用含有高蛋白的食材,如牛奶、羊奶、起司及乳酪等適度的補充辛香料也是祛寒的方式。

大寒(1月19日-1月21日)
為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,也是接近農曆新年的時期。飲食重點也是以補腎、益腎和補充活絡筋骨的食材,如洋蔥、黑木耳、生薑及紅糖等。

冬季推薦食譜

  • 赤小豆糯米飯
    食材 : 赤小豆50克、糯米100克
    步驟 :
    1. 將赤小豆和糯米浸泡一晚
    2. 洗淨後放入電鍋中一起蒸煮,均勻攪拌即完成

     
  • 蔥爆木耳

    食材 : 黑木耳(適量)、蔥花(少許)、蒜末(少許)、薑末(少許)
    調味品 : 岩鹽、醬油、干貝粉、太白粉、水
    步驟 :
    1. 冷油熱鍋,將薑末和蒜末爆香
    2. 將泡水洗淨過後的黑木耳加入拌炒
    3. 加入干貝粉、醬油及岩鹽調味
    4. 加入少許水,蓋鍋將黑木耳燜熟
    5. 以太白粉稍微勾芡即完成

  • 白菜滷

    食材 : 紅蔥頭(適量)、紅蘿蔔絲(適量)、白菜(一顆)、蝦米(少許)、香菇(五朵)
    調味品 : 岩鹽、干貝粉、太白粉、水、白胡椒、香油
    步驟 :
    1. 冷油熱鍋,將蝦米、紅蔥頭和香菇爆香
    2. 加入洗淨撥好的白菜和適量的水,中火蓋鍋至小滾
    3. 加入紅蘿蔔絲、岩鹽、干貝粉及白胡椒,蓋鍋再以小火煮熟

    4.起鍋前以太白粉勾芡並加入少許香油,即完成   


資料來源:

  1. 良一(2017).跟著季節吃出健康的身體:四季飲食百宜百忌.新北市:菁品文化。
  2. 石晶明(2014).圖解本草綱目飲食禁忌vs. 黃金搭配.台北市:邦聯文化。
  3. 李錦秋(2017).順四季、顧五臟!24節氣挑食養生法.新北市:采舍國際。
  4. 武建設(2022).四季節氣好料理:142道自然養生菜.台北市:風和文創。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