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想上學怎麼辦?
開學季到來,小孩卻不想上學,爸爸媽媽又要開始傷腦筋了。小孩為甚麼不願意去學校呢?不想上學的原因其實很多,可能和小孩的個人特質及適應能力有關;受到學校和家庭的影響,或是因生活方式變化造成。提供以下幾個可能的原因,給爸媽們參考:
個人特質:內在的特質有完美主義、憂鬱、自我為中心和缺乏動力等;外顯的行為有不愛出門、在家和在學校的行為差距大、有網路成癮和作息不正常的情況。
家庭影響:因現代雙薪家庭居多,爸媽平時忙於工作,下班與孩子相處的時間相對少了許多。研究指出,其實爸媽陪伴孩子的品質比時間的長短更為重要,每天利用半小時的時間與孩子一起吃飯、分享生活日常、一起看電視或者陪伴孩子遊戲並給與鼓勵,都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。
學校影響:因功課落後而逃避學習、與老師關係疏離或同儕間的壓力衝突等。
生活方式變化:對於幼兒或小朋友,因為習慣於家中的環境與父母的照顧,到學校後需要面對陌生的環境、老師、同學和學習生活自理,因此會感受到害怕與不安。另外,上學的作息與原本的習慣不同也會造成影響。
如何協助孩子,爸媽們可以嘗試:
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:養成正向的互動關係,多鼓勵小孩表達出造成負面情緒的原因,以認同、體諒和陪伴的角度代替責罵。了解壓力是來自於師長、同儕、課業,或是因面對陌生環境而產生的不安感。
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:建立三餐定時定量、補充足夠水份和早睡早起不熬夜的生活模式;養成補充益生菌的習慣,提供身體保護力和幫助排便順暢,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快樂的成長與學習。
尋求網絡支持:從網路資源、書籍、專業人士或團體尋求幫助,找到有效和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,爸媽不會因獨自面對而感受到無助。
培養孩子承擔與面對問題的能力:建立責任心,學習獨自面對與解決問題。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養成子女對自己負責的習慣,爸媽才能夠安心的放手。
滿足合理的需求:准許孩子在有限制的時間內使用3C,擁有外出和選擇自己喜好的自由,表現爸媽尊重且關心子女的態度。
資料來源:
- Attachment in adolescence: A move to the level of emotion regulation
- School Phobia—Its Classif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to Dependency
- Time with Parents is Key for Adolescents, Study Suggests-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
- 洪美鈴、王麗斐、林正昌、張在蓓(2020)。從校園輔導工作初探拒學議題之生態指標。教育心理學報,51(4),585-612。
- 盧慧芳(2020)。拒學行為背後的親子互動關係與潛在的台灣家庭文化動力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論文。
-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專題文章